找到相关内容112篇,用时13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华严宗法界缘起之成立条件

    是唯识变的命题又是一种宇宙学的规定,至少基于之亲可给与理据,然亦可基于所有存有者皆是基于对外感通能力才有存有界存在的证据力之确定之事实来说明唯识的道理,在唯识的观点下,根、尘、境之重层架构撑起了...互为缘起之法界缘起说。  然上述之其实仍只在佛学内部义理设定上之自,根本问题还存在之真实确定性问题上,可贵的是,佛陀留下了丰富的修证法门,即便是法界缘起观之义理也有华严大德设置的观心法门可依法...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4070869.html
  • 人无我论

    而不着的“随世流布我”,又可理解为得的涅槃大我,此我超出世间,绝待不二,故曰独尊。   为了更详悉地解释轮回、涅槃,大乘法相唯识学从心识分析及认识论的角度,进一步深入论证诸法无我。法相唯识学将...从的净妙果德着眼,进一步统一生死与涅槃、无我与我、阿赖耶与如来藏,认为涅槃等功德非造作修为而致(造作修为则有堕于因缘生法及二元论之嫌),而是本来现成,潜藏于一切众生,谓之“如来藏”。从其为...

    佛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90338933.html
  •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讲要

    渴仰尊重之心也。此章复分二节:初叹证法,佛法必是自内得者。次叹说法,所说者,即依证法说,证法亦为说法。圣人之志,不外己达逢人,己得为己逢,以此亦教人证为逢人,所谓佛法,如斯而已。然此说,均甚深难解,故末节称叹,释成深义。初节经云: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不能知。所以者何?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

    吕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82766675.html
  • 吕澂区分“性寂”与“性觉”思想探析

    藏,吕激先生在  结合“”(佛性、真如)与“能”(藏识、如来藏)来理解“性寂”,可以发现“性寂”说有以下两重含义:首先它强调的是“缘境界依”③。所谓“境界”就是得的离一切言说分别、不生不灭的寂静境界。这种境界虽然是得,但也是万法的本相,即使元人觉证,这种境界仍然存在。作为众生,虽然还没有入佛境,但其“本净”之心性就是证悟实相、成就如来的依持,所以说“性寂 强调的是“缘境界依”。...

    李宜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2661506.html
  • 世苑图书馆馆员之修学方针(注一)

    法性──禅 台 贤─┘   佛法、是所说的法。普通都把分为三身,即是法身、报身、应身,或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甚而偏据佛说,把佛法分割为这是大日如来的法,那是阿弥陀佛的法。今年日本开泛太平洋...依释迦所说的法、名为佛法。   平常所谓佛法的法,有二种意思:一、证法,二、教法。证法是内证离言法,或者名为一真法界,瑜伽论名为离言自性。法华经云:「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此唯佛与...

    太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0039575.html
  • 大圆满心性光明论

    宝续》等,重在说一切法皆是心性的妙用,皆不出普贤(佛果)境界,界、觉无别,得的一切智慧、德相、净土、方便等,皆本来具足于众生心性中。《空明经》云:“心自性本具:五身及五慧,五部及五光,...披发裸体,纹丝不挂,全身天青色,或怀抱佛母,表心性光明自然、空明、赤裸炯露、悲空双运。   心性圆满具足者,一般说为的法、报、化三身:心体性空为法身,自性光明为报身,大悲周遍为化身。心性常被...

    陈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3541905.html
  • 大乘小乘佛教是怎么区分的?

    显现的色身,也有真理之象征的法身。   (2)诸法皆是相对性的存在,是缘起性的空。从悟的立场立论,存在的世界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法性、真如。   (3)为之真理,同臻佛之境地,必须修菩萨行。六...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那,他是后期瑜伽行派的先驱。陈那的后继者有护法和法称,护法发展了世亲和陈那的唯识学说,法称发挥了陈那的因明学说。瑜伽行派认为人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的认识主体即“识”变现出来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1943513.html
  • 佛学的智慧及其源泉

    ,则为出世间现量,双证依他起相和圆成实相。  比量,即经由推理论证获得之间接知识、推论知识。正确的推理性知识,称为真比量。似是而非的比量,即由错误的推论而得的知识,称为似比量。似现量与似比量...的主题相关的是位现量和圣教量,即诸佛菩萨等圣人亲真如获得的知识与智慧,以及他们对众生的教说与开示。佛教的智慧,对于圣者自身而言,是位现量,对于我辈凡夫而言,则是圣教量。  佛教的智慧  佛教...

    达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4144052.html
  • 佛教的智慧及其源泉

    直觉性知识,称为真现量。似是而非的现量,即由错觉或幻觉所得的知识,称为似现量。其中,真现量又分为世间现量和位现量。世间现量,仅证知依他起相。位现量,则为出世间现量,双证依他起相和圆成实相。 ...即诸佛菩萨等圣人亲真如获得的知识与智慧,以及他们对众生的教说与开示。佛教的智慧,对于圣者自身而言,是位现量,对于我辈凡夫而言,则是圣教量。   佛教的智慧   佛教认为,人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1249773.html
  • 《胜鬘经》中的“如来藏”思想及其发展

    rdquo;。作圣谛,又叫有量四谛;无作圣谛,又叫无量四谛。作圣谛是的方便施设,是对声闻缘觉二乘言,因为二乘不是自力而是因佛知苦修道,不能“知一切苦、断一切集、一切灭、修一切道&...众生心处于为烦恼缠的状态,叫做如来藏,但本性清净,这样就有成的可能,一旦去除染污,出离缠缚,就是如来法身。的圣谛,就是如来藏法身,也即是灭谛。   二、 如来藏与空性智   经文在阐述了...

    杨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1851297.html